贷款发工资、帮客户搞钱,fa还卷得动吗?-九游官网首页进入


眼看动荡不安的2022就要过去了,fa们却坐不住了。

作者 | 莫 莫

出品 | 投资人说(touzirenshuo)

“资本寒冬其实对fa才是最难的时刻。gp们大可以靠管理费过活,创业公司也可以专注于挣现金流,但fa就没那么好过了。”

春江水暖鸭先知。

当资本寒冬来临的时候,送水机构们往往是最先一批感受到寒气的人。

作为资本市场的中介,fa向创业者与投资机构提供投融资、并购的撮合交易服务。

fa的现金流与资本市场的交易额强绑定,当gp们选择持币观望,深度依附于一级市场投资的fa不得不面临直观的下滑冲击。

众所周知,资本市场从来不缺少周期。fa江湖曾经有多兴盛,今天就衰落得有多惨。

资本狂欢时,fa们曾经只靠送水就能赚得盆满钵满,今天资本寒冬下,投资机构们除了持币观望,就是躺平过冬。

fa团队老板贷款发工资、现金流断裂的惨淡故事更是不绝于耳。

当fa遍地捡钱的黄金时代已然成为过去,仍在资本市场中翻滚的fa们该何去何从?

01

僧多肉少:gp过冬,fa抢食

寒冬之下,投资收缩成为了新常态。

2022年的市场有多紧缩?

仅以上半年的数据,就可见一级市场的萧条。

科创板日报援引数据显示,2022年上半年,国内一级市场共发生2357起投融资事件,与去年下半年数量基本持平;

但所披露的投融资规模环比下降35%。

面对gp们要么没钱投,要么不出手的保守策略,一部分项目选择“自砍一刀”,通过项目估值下调的模式去寻求新的钱注入。

但估值下调、去泡沫一定能够挽回gp们吗?

“现在的行情下,即便是估值便宜我还是不会投的。”

一位投资人道出了大多数投资人选择持币观望背后的考量。

在他看来,估值并不是判断是否出手的核心指标。

“投资项目时,我们往往会关注项目和产业发展阶段是否相符,判断项目未来一至两年的成长模型。如果对项目成长模型及业绩数据增长没有判断的话,这个项目绝大部分人是不敢投的,而不是看估值是否便宜还是贵。”

寒冬之下,唯一能够驱动gp们出手的,或许只有“确定性”。

除了资本市场的紧缩,fa市场的抢单态势也愈发紧张。

多家机构抢食一家早期企业,在fa圈里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。

“有家基金近期给我介绍了一个a轮项目,结果发现有五家fa公司在一起竞争。”

一位fa从业人士对眼下的形式表示十分焦虑,“当现在连一个融几千万的早期项目已经有好多竞争对手的时候,你怎样去面对这样的竞争?团队能不能支撑?内卷状态下能不能存活下去?”

实际上,从第一家机构fa诞生至今,fa行业马上就要走过第22年。

前十年,中国fa市场由四大家族四足鼎立。

后十年,资本在移动互联网的热潮下肆意狂欢,需求驱动下,人人争做fa,全民fa时代到来。

一时间,fa圈子也逐渐鱼龙混杂,精英少了,草根多了,人人都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。

“以前没有那么多fa,项目也比较多。现在连vc都下场做fa,另外华兴至少也出来了七八个团队成立了自己的fa公司。”

针对近年来fa行业的变迁,一位资深fa从业者坦言,fa的核心是人,当大fa机构分裂出小fa公司,带着成熟的方法论和公司中做得最好的团队出来单干,这对现有fa们的冲击不言而喻。

玩家多了,fa内卷自然也来了。

投后投前化,恰好是fa们在寒冬下进一步内卷的基本操作。

僧多肉少之时,fa们开始试图为gp们在自己所服务的客户身上挖掘“确定性”。

“投资其实就是投一个项目的赚钱能力,如果项目的赚钱能力变差了,项目就会往下走,估值也会下调整。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客户自身的业绩变差了。如果项目业绩变差,就不太好融到钱,所以fa机构会主动帮客户搞业绩。”

正因为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具备gp们所关注的“确定性”,为了更好的成交打单,一部分fa甚至不得不从送水人,转身扮演起了项目的“编外”业务人员,帮助项目找客户、提升现金流。

“如果可以帮企业解决业务上的问题,其实等于是变相解决项目融资的问题。 我们现在摸索一条道路,就是我们不仅可以为企业做融资,更多的是帮企业找一些与他们匹配度非常高的一些产业资源。或者业务订单,更多的为项目赋能,帮助项目做业务,找客户及其他加持,帮助企业活下来,到明年项目有更好财务数据后,做fa会更有机会。”

02

新的挑战卷资源、卷服务、卷专业、卷赋能

不少人将2022看作是fa行业的转折点。

“如果明年资本市场还不好的话,fa的从业数量会有比较大的变化,不专业的fa会被淘汰。如果仍按照以前的打法,不做转变,很容易被淘汰掉。”

曾经的fa是资源密集型产业,fa讲的是赚信息差的钱,可以用品牌背书价值、商业模式梳理能力去获取客户。

“以前fa跟投资人关系好,基于信任和对能力的认可,投资人会把自己的被投项目介绍给你,通过关系建立底层信任。但现在因为fa太多了,fa们面对的是关系加专业度的综合评判,不是跟投资人关系好就ok的。”

一位从fa跳到pe机构最后又回到了fa的从业者回圈后感叹,fa已不再是只单纯强调资源、关系、信息差的游戏,fa已经从服务型生意变成运营型生意,需要去运营自己的关系、信息渠道和专业性。

不约而同的是,大部分接受采访的fa都表示,如果今天再按照以往蜻蜓点水的方式为项目提供融资服务,是很难再获取优质项目,很难最终成交的。

专业度已然成为用以考核一家fa底层能力的基本指标。

为此,fa一方面正试图通过跟gp中的优质投资人建立深度绑定关系,利好打单之外,还能获取更深度的行业认知。

另一方面,除了做bp、路演以外,fa机构也试图vc化,为客户讲“赋能”的故事。

“现在fa感觉什么都干了。”

一位接近fa的人士透露,今天很多fa开始提倡赋能增长,业务也不再只限于融资对接,除了对接钱以外,企业增长、战略咨询、渠道对接、九游官网首页进入的人才招聘也成了fa们今天讲出的新故事。

一位fa机构职员则向「投资人说」讲起了自己最近服务客户的境遇:

“我最近有一个项目,为这个项目介绍了六家上市公司董事长,谈下了四个渠道合作。但说实话,都是个人资源。”

上述fa人士认为,赋能虽好,但更强调自身的资源实力。

对于fa机构而言,通过平台化的模式实现项目赋能,往往又会做得很重,roi算不了账。

03

何去何从:fa如何自我造血

寒冬很长,对于fa来说,当务之急或许是认清现状,并适时调整策略。

今天的fa们,似乎只有两条路径――

要么把步子迈得够大,走向平台化;

要么走得更深,走向垂直化。

针对不同团队的天生禀赋,两条路径都是无可厚非。

回归到本质上,小团队如何才能在今天竞争如此白热化的状态下杀出一条血路?

对于这一问题,大多数我们访谈到的fa都认为,走向垂直化,或许是fa们去建立专业性和服务能力的好方向。

“平台化对小fa机构没有什么太大意义。只有找到一个更细分,或者现在大fa平台没有进去的一些领域,找到一些市场上新的机会,小fa才能铺进去。综合性的fa在这些细分领域很难与垂直的细分fa竞争。”

诚然,垂直细分的fa也不得不直面赛道未来发展的风险。

垂直化的fa资源更为集中,但fa仍期待走向垂直化,为客户提供更多赋能。

除了选好路径以外,找更多的钱,找不同人的钱,也是新的方向。

“目前市场就是缺钱,缺钱的话我们就分析一下现在市场上哪里有钱。现在无非政府资金钱比较多,所以下一步fa可以考虑去拿更多的政府资金,去对接到更多的招商资本,将政府和项目的需求给结合起来。”

一位gp给出了这样的建议:

在他看来,fa可以通过给地方推荐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方式,寻得新的机会和服务机会。另外,一部分正在开展直投业务的lp也成为了fa 目标客户。

“他们组建团队肯定没有专业的gp机构搭的那么好,所以我觉得fa如果多能找这样的机构合作,可能是一种渠道吧。”一位fa说。

除了找新的钱以外,挖掘可以赚钱的现金流业务,也是fa们短期内自我造血,维持生存以度过漫长寒冬的另一解。

“我个人会偏向业务多元化一点,因为这样的话能够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。通过一些多元化的手段促进项目的业务,让项目先存活下来,到了明年我们再去做fa融资的话,可能更有机会。”

当整个市场不像过去一样具有确定性的方向时,不同fa机构或做垂直、做专业;或做大品牌,做平台生态,各有不同的生存法则。

关于如何过冬,的确没有标准答案。

但可以确定的是,fa正在从一门“送外卖式”的短期生意走向更强调专业性、赋能化的长期买卖。

在此背景下,主动内卷,或许是穿越周期的唯一确定途径。
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投资人说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(责任编辑:马金露 hf120)

相关阅读

热门文章
网站地图